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聊聊第二三篇 有连山,有归藏《三字经》跟读+讲解

已有 27 次阅读  2023-01-09 15:26

  (点击播放音频)23.三字经-跟读+讲解-国学启蒙读物02:08来自辰爸育儿读物十二生肖运势的其他知识和内容也可以到网站具体了解一下,我们是领域内专业的企业平台,欢迎您的关注和了解!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译文】《连山》、《归藏》、《周易》,乃是三册书名。盖自夏之时,本《三坟》而作《易》,曰《连山》,以艮为首,山之象也;大象有八:君、臣、民、物、阴、阳、兵、象,而统以为山。其在殷之时,本《三坟》而作《易》,曰《归藏》,以坤为首,地之象也;大象有八:藏、生、动、静、长、育、正、杀,而统以为气。其在周之时,本《三坟》而作《易》,曰《周易》,以乾为首,天之象也;大象有八:天、地、日、月、山、川、云、气,而统以为形。此三册,乃是《三易》。

  《三坟》,三皇之书也;《五典》,五帝之书也。伏羲画卦,画于无文字之先;仓颉制字,制于有文字之后。伏羲之世,有龙马负图出于河。龙马者,乃马身而龙头也。背上负有五十五阴阳点子,谓之《河图》:一、六居北,二、七居南,三、八居东,四、九居西,五、十居中。伏羲则之,于是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中观物于人,始画八卦以定阴阳。伏羲之卦,乃先天八卦也: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伏羲八卦,以乾坤二卦为子午,以定其南北;以坎离二卦为卯酉,以定其东西;与后天八卦不同。后天八卦,乃文王之卦,名曰周易。

  伏羲始观《河图》,相其阴阳,乃画八卦。初画一点像阳,次画一点像阴,法太极一元之始,尚未成卦体。至轩辕氏观法其义,将一点画并而为一,加二画以配之,定为乾三连;将坤卦断而为六,是为坤六断。乾卦为父,属阳;坤卦为母,属阴。继而又分震仰盂、艮覆碗、兑上缺、巽下断、离中虚、坎中满,是轩辕时才成八卦之体而能明其义。至周文王之时,明其阴阳,通其变化,一卦变为八卦,共八八六十四卦;一爻变为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此文王之卦,为后天八卦,与先天八卦不同。后天八卦,以坎、离二卦为子午,以定南北;以震、兑二卦为卯酉,以定东西。如今所用,乃文王之卦,以其出于周文王,故曰《周易》。

  六十四卦之象,始于伏羲;卦辞定一卦之吉凶,文王所著;爻辞断一爻之吉凶,周公所著;《上彖》、《下彖》、《上系》、《下系》、《大象》、《小象》、《文言》、《序卦》、《说卦》、《杂卦》,则孔子所著。经四圣人而后成全《易》焉。

  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注解】《典》、《谟》、《训》、《诰》、《誓》、《命》,皆书经之篇名。

  【译文】“典”者,常也。典常而不可易,为帝王受命之书。“谟”者,谋也,大臣匡赞谋猷,以襄圣治。“训”者,诲也,大臣训迪其君,以匡不逮。“诰”者,召也,王者颁发号令,召诰天下,以布维新之政。“誓”者,信也,人君恭行天罚,命将兴师,信赏必罚之词。“命”者,令也,人君申布命令于大臣。“书”者,言书其时事也。载上古唐虞夏商周之书,故曰《尚书》。孔子删而述之,凡百篇,其义微奥。遭秦火灭后,汉文帝诏求书籍,有伏生年九十,口授《尚书》一部,五十八篇。武帝时,宗室鲁恭王坏孔子故宅,壁中得《尚书》一部,与伏生口授无异,故又称为壁经,以其出于孔子壁也。武帝诏孔安国定其书,作传义。定为五十八篇,通计二万五千七百字。

  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释义】“国”者,诸侯所封之国也。“风”者,民俗歌谣之词也。诸侯采之,以贡于天子;天子受之,列于乐官,于以考其俗尚之美恶,而知其政治之得失焉。二《南》为正风,所以用之闺门、乡党、邦国而化天下也。十三《国》为变风,则亦颁在乐官,以时存备观省而垂鉴戒耳。二南之诗,《周南》、《召南》也。《周南》之国十一篇,凡十四章、一百五十九句;《召南》之国十四篇,凡四十章、一百七十七句。二《南》之诗,起于《关雎》而至于《麟趾》,则德化之入人者深也。又于《鹊巢》而及《驺虞》,则恩泽之及物者广矣。盖以诚心正意之不息,而久则熏蒸管澈,自有不能已者,非智力之私所能及也。南方之国,闺门之教,皆因文王后妃之化,以成俗尚之美矣。

  “雅”者,正也,正乐之歌。其篇本有小大。《大雅》是诸侯朝觐天子之诗,《小雅》是天子燕飨宾客之诗。正《大雅》,乃朝会之乐,受厘陈戒之词也。故或欢忻和乐,以尽群下之情;或恭敬端庄,以发先王之德。词气不同,音节亦异,周公制作时所定也。

  “颂”者,宗庙祭祖之乐歌,所以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周颂》三十一篇,《鲁颂》四篇,《商颂》五篇;三颂共四十篇。

  《风》、《雅》、《颂》,谓之三《诗》;赋、比、兴,谓之三体。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凡作诗者,总不外此三体。诗言志,使人得其情性之正:言之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昔孔子删《诗》,上取商,下取鲁,凡三百一十一篇。自秦火之后,亡去六篇,今所存者,三百零五篇,通计三万九千二百二十二字。初,孔子传授于子夏;子夏为序,以传鲁申;申传于季克;克传于孟仲子;仲子传于根牟子;牟子传于荀卿;卿传汉人鲁国毛亨,作古训;亨又传于赵国毛苌。以其出于二公所传,故名之曰《毛诗》,称曰葩经。

  《诗》可以兴,感发志气;可以观,考见得失;可以群,和而不流;可以怨,怨而不怒。近之事父,远之事君,人伦之道,《诗》无不备;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为学之人,最宜讽之咏之,而玩其旨趣焉。

  举报/反馈
分享 举报

UCenter info: MySQL Query Error
SQL:SELECT * FROM [Table]notelist WHERE closed='0' AND app1<'1' AND app1>'-5' LIMIT 1
Error:Unknown column 'app1' in 'where clause'
Errno: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