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日荷花别样红,历代荷花图欣赏
已有 216 次阅读 2018-11-14 17:30历代画家以荷花为主题,创作了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同诗歌一样,传递着中华民族对荷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根据唐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讲述,南北朝梁元帝画有《芙蓉醮鼎图》,这也许是我国最初的画荷之作。到五代、北宋时期,出现了如黄筌、徐熙、赵昌等花鸟画名家都有不少的画荷作品,可惜早已湮没。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里最早的荷花绘画,要推南宋画院画家吴炳在纸绢团扇上绘的《出水芙蓉图》,画面上,只有一朵在翠叶衬托下大得几乎塞满了整个 扇面的花。到了明代,徐渭《墨花九段卷》中有荷花一卷,画旁题诗:“拂拂红香满镜湖,采莲人静月明孤……”他的另一幅《荷蟹图》也是画荷花的名作。清朝初期的花鸟画家朱耷以及以画荷出名的唐荧、王素,清中叶扬州八怪中的罗聘、黄慎、李鱓等人,以及后来的海上画派的赵之谦、吴昌硕等,都为我们留下了不少美不胜收的荷花绘画精品。
张大千荷花图欣赏
许多画家关注人生、现实生活、追求对时代把握的深度与高度,“荷花图”无疑是最恰当的表达,情景交融物我两忘,留下了无数优秀的作品,其中一些精品正以不可替代的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鼎立于艺术之林。
近现代的名家大师中,画荷当数张大千先生,人称“大千荷”,在他一生所绘荷花作品,最著名的无疑是《赠润之先生荷花图轴》和《荷花长卷》。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 平解放。寓居的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得知此消息后,出于对的敬仰,特意作了一幅《赠润之先生荷花图轴》,托何香凝先生转呈给。此画 130×60cm,收到后,很高兴,曾托何香凝向张大千代致谢意,并把图轴挂在书房里。
张大千荷花图欣赏
1963年张大千在新加坡、吉隆坡时,画了6幅大画《荷花》计长24尺,宽12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荷花长卷》,那时,张大千已近花甲之年。他大胆地 用墨、用色、用光、用水,只见那硕大如伞的碧叶在波光浅荡的水面上随风翻飞,初绽绯红的花苞,从弥漫在荷塘里的氤氲的雾霭中淡淡吐香……他笔下的荷花不仅 超越了花卉本身的属性,也将人文主题通过创新的笔墨推向另一种境界!
张大千荷花图欣赏
纵观大千先生的国画荷花作品,早年多水墨写意,初期主要是取八大山人之“韵”,取石涛之“气”。中年受敦煌壁画之影响,兼作工笔重彩荷花,并作巨幅的墨荷和用没骨法画荷。到了晚年将山水画的泼墨技法运用到国画画荷上。开创出他自己的独特风格。因此在中国国画荷花作品史上,张大千先生可堪称是自八大山人、石涛以来中国百年第一画荷大家。
张大千变细笔之法为大笔泼墨,融合大小青绿、浅绛诸法,而推出泼墨泼彩法,进行水墨渍染、积染、泼染,成功地创造出重彩写意山水和重彩写意花鸟画,将中国画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齐白石荷花图欣赏
近代画家中画荷花的还有一把好手,那就是齐白石。齐白石有《荷花蜻蜓》、《荷花翠鸟》、《荷花鸳鸯》等。齐白石的家乡遍植荷花,初夏荷叶田田,仲夏大朵 大朵的荷花在池塘中盛开,秋天莲子香甜可口……当他执笔画荷时,那娉婷妖娆、清秀明丽的美便会情不自禁地流诸笔端,花绘红色,叶绘墨色,似乎暗合了一种无 穷无尽的强烈的家园感。齐白石最著名的荷花图是《四季图》中的夏荷。1920年,齐白石58岁,把原不相类属的纯红和鲜活的墨色配在一起,创“红花墨 叶”。《四季图》中的夏荷,正是齐白石改变技法后的最佳。作者在画幅上题的诗句:“人生能约几黄昏,往事追思尚断魂,五里新荷田上路,白梅祠到杏花村。”
齐白石荷花图欣赏
画家都喜画荷花。纵观古今画家创作的荷花,由于时代背景、画风技法及画家个人思想感情和意趣的区别,其作品各有不同的艺术感染力。但是,他们并非放弃对当今社会生活的立场和感情,而是以自己生命直接体验现实,感受其中的大憎大爱。所以,中真有一种心灵的契合,而这种契合可以穿越时间隧道,使陈年隔代的画变得似曾相识,或身临其境。
当代也有很多擅长画荷的画家,这里为大家推荐,知名女画家丁珂的荷花作品,她的写意荷花图,用笔自然,蕴藉深远,溢满诗情画意,有一种独特的人文之美,墨香里透出别样的韵致:有内涵、有味道、不做作;既有“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宏阔与浑然,又有“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感和飘逸,令人赏心悦目,产生美的遐想。
欣赏画家丁珂荷花图作品就在易从网。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