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依托互联网实现全方面发展
已有 72 次阅读 2018-06-14 10:02 大家所向往的校园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在目前经济与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很多校园都形成了自身的特色,无论是教学设施还是办学理念都得到了质的飞跃,也让多数孩子都感受到了学习上的变化。但是,由于我国很多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贫富差距比较大,也造成了在一些偏远的贫困地区,教学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教育资源的严重不平衡,教师素质得不到提升,以及学生的素质得不到发展等等方面,都一一成为该地区发展上的软肋。如果教育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那么经济的发展势必就会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这是一个恶性的循环。
为此,国家也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改革措施,让信息化技术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让偏远地区的县城也能得到均衡化的发展,这一目标已经成为了目前建设智慧校园与数字化校园的核心理念。通过这一理念,我们希望可以达到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能够在更好的资源中进一步成长。
这就是智慧校园在2018年的一大建设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各地区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为了能够让信息的传达在偏远地区变得更加方便,让孩子和老师可以第一时间接收到教研讯息,一些贫困地区开始建立起各类信息交流平台,通过互联网的全校覆盖,让老师的备课系统能够集体进行,改变以往落后的教研模式。信息化平台的使用突破了地域限制,备课教研难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除了增进学校的一些硬件设施,在软件方面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例如现如今各个学校所青睐的网络阅卷系统,可以让老师通过在电脑上批改试卷,从而达到轻松阅卷的效果。不仅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而且能够让阅卷的质量得到提升,同时也能够分析学生经常会犯的一些错题,让复习起来更加容易。除此之外,电子图书馆软件也是一种新型的校园系统,让大家可以24小时借还书,充分实现了阅读无障碍,让学习更加方便快捷。
此外,一些地区还利用直播平台打造了家校教育网络。通过直播,班主任和家长、家长和学生可以面对面沟通,如今的农村地区,有很多留守儿童,家长都在外地工作很少回来,而通过这一平台,身在外地的家长和本地家长一样也可以定期走进校园,真切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状态。沟通多了,家长对学校多了了解和支持,对孩子多了关心和理解,教学质量提升就有了保障。
通过近些年的发展,很多贫困地区的学校都已经纷纷建立了独具特色的校园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了智慧校园的建设作用,很多地区都已经成为了全国的示范与试点单位,号召其他学校也向其学习。以互联网为手段,让优质的教育资源向边远地区推动和倾斜,对于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来说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的,只有这样,中国的乡村教育才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