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写作材料“包装”有妙招

已有 634 次阅读  2015-07-15 14:04   标签诗歌鉴赏  写作材料  写作素材  创造性  联想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些熟烂于胸的写作素材,这些材料在写作中因反复咀嚼,已无任何新意。有许多同学感叹:“自己的材料库里就那么几则材料,写来写去还是老面孔。”老这样重复自己,便会让自己陷入一种周而复始的怪圈之中,永远裹足不前。那么,怎样才能给熟悉的材料“保鲜”,让手头素材时用时新?这里给大家提供几种“包装”材料的方法。

  一、情景再现式

  在我国古典诗歌鉴赏中,常常需要通过“意境再现”的方法,才能达到更好地欣赏这一目的。即把古典诗歌中优美的意境,通过我们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融入自己的主观想象,或者借助联想,进行再创造,再现诗歌所表现的意境。后来,人们把它用之于写作,便成为一种富有文化底蕴和文学色彩的写作方法。具体做法就是将常见的对材料的概括叙述变为立体的情景再现;让材料中的人、事、景等“活”起来,再现于读者眼前。

  二、旧材翻新式

  它是在原有作品的基础上,借助想像和联想进行加工再创造,以达到幽默、诙谐、妙趣横生的艺术效果。这种“标新立异”的构思方法,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色,又能很好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伊索寓言》里曾讲到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一只骄傲的兔子和一只乌龟赛跑,乌龟取得了胜利。后来通过人们的翻新,就有了龟兔第二次赛跑,已觉醒了的兔子和仍以老眼光看问题的乌龟,最后是兔子轻松夺冠。

  三、模拟对话式

  在行文中,让作者以文本的形式和材料中的人物进行穿越时空的互动和交流,从而创造出更为丰富、更为深邃的心灵世界。

  要写好类似的文章,就需要对所写人物精神世界深入挖掘,探寻作品折射出的思想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对话”出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四、一材多用式

  一则好的材料多是立体型的,具有多元的属性,不同的人对材料的理解不同,立意的角度就不同;同一则材料,往往可以从中挖掘出几个不同的观点。同样是苏轼的素材,下面两段文字就分别表现了不同的主题。

  更多资讯,请关注:(培训课程) http://www.jiaotou.org/c-list/

  同时您还可以免费拨打我们的电话:400-666-4888咨询了解。 ylw1260mbct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