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家电品牌在中国国内的姿态

已有 1151 次阅读  2011-12-16 10:24   标签class  家电  中国 

       曾几何时,外资家电品牌在中国国内的姿态是这样的:我的质量好、我是大牌、我是外资、我的售后好。所以我的价格贵,贵多少都不过分環保吊扇;我受追捧,有多受追捧都不足为奇。如今外资家电在中国国内的姿态变成了另一种样子:我的屏幕坏了那是使用不当、与质量无关;我的门关不上那是用力不对;我的电视回收了但是与中国无关;我用台湾屏了但那就是原装屏;我电视卖不动了搞个高端冰箱洗衣机继续折腾……外资家电品牌在中国国内这种不可避免的衰败之势一部分来自于国产家电品牌做强之后的打击、一部分来自于自身态度的傲慢、还有一部分来源于全球消费电子市场格局的变革。下面我们就来数数那些曾经叱咤在全球家电市场上的外资大牌们如今的病态2011年对于索尼来说算不上末日,却绝对是索尼不想再经历的一年。这一年里,索尼电视连续八年巨亏引起舆论哗然、索尼PlayStationNetwork遭黑客攻击、日本地震和泰国水灾都给索尼的生产工厂带来了致命打击、日元汇率也让索尼吃够了苦头優雅風。仅仅上半年索尼就累计亏损425亿日元;而去年的同期,这一数字还是净赚569亿。索尼电视的亏损是索尼业绩亏损现象中绝对的“功臣”,连续八年无盈利也让索尼电视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索尼电视一直以来都是全球电视业务的佼佼者,长达八年的亏损实在是与其远播在外的美名不相符。就在季度财报发布之后,业界一致猜测,为止住亏损脚步,索尼大概会剥离电视业务。然而索尼还是坚强的留住了电视业务:为了改善电视业务的盈利状况,索尼重组了电视部门并向台湾大厂释出大量的生产订单。将多达75%的生产业务外包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带来的压力,索尼的这一举动也足以称得上是“拼命型”。

    在重整电视业务部门前索尼也试图在电视产品上下功夫:它曾力推3D电视,并因为拥有从拍录到播放全产品线的优势而被视为3D电视的大赢家,结果却是苦于没有丰富的内容支撑、3D电视并未很快普及开来。索尼的这一引领电视改革潮流的举措也全面的宣告了失败。 另一方面,为了应对全球液晶面板市场低潮,索尼与同事日本传统家电制造企业的日立、东芝合资了面板厂来增加竞争力;在重要的电视业务上吊扇,索尼也重新出手:将目光放在了互联网电视业务上,向有线和卫星电视台发起了挑战。索尼这一曾经的全球家电巨头,如今虽然颇有衰败之势却一直在拼死扭转局面。就是不知道拼死会不会变成死拼。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