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我国市政供水的水质状况

已有 140 次阅读  2018-03-16 16:30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尤其是水源水及饮用水污染尤为突出。国家环境部门统计,我国82%的河 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我国七大水系中,不适合做饮用水源的河段已接近40%;城市水域中78%的河段不适合作饮用水源;约50%的城市 地下水受到污染。目前,我国自来水厂仍采用传统的处理工艺,不能有效去除以溶解状态存在的微量污染物,尤其是有机污染物,致使一些 有害物质,包括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微量有机物残留在饮用水中。

据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检测所(1997)统计资料,按我国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该标准只相当于国外发达国家70年代水平)评 价,我国有76.1%的人口饮用达不到卫生标准的水,超过饮用人口总数3%的毒理性指标有Fe,Mn,氟化物,亚硝酸盐,硫酸盐等指标。由于 饮用水而导致的地方病在我国经常有报道。值得特别指出的是,近年来加强了饮用水中毒害物的研究,在水中已经检测到的化学品有一万多 种,其中致癌与可能致癌的物质就多达100多种。饮用水污染已成为世界公害。根据WTO(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全世界80%的疾病与饮 用水有关。


水质改善的途径
改善水质的途径一般有:
1)水源水保护;
2)自来水厂改造;
3)管道分质供水;
4)管网终端水质净化。

水源保护或自来水厂改造可从一定程度上提高水质量,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尤其是二次污染问题。采用管道分质供水,只能在新的小 区,在建设开始就需要进行管网的铺设,而且仅仅是解决了饮水问题,不能满足居民家庭全方位的用水需求,无论在经济上和用途上都不能 给所有的用户带来真正的实惠。

国际卫生组织研究表明,享受健康用水最为有效的办法是在市政供水的管网末端即家庭用水终端加装一个水质净化器,这样能从根本上解决 自来水管道二次污染问题,而且通过终端的深度处理,又正是对城市自来水处理工艺的补充和完善,从而整体上大大提高自来水水质,不仅 可以满足家庭饮水需求,更是全方位地满足了家庭食用、洗浴、洗涤等其他方面的需求。从工程角度来看,无论是造价、施工难度、管理维 护、使用成本、卫生指标和安全程度等各个方面,采用家庭终端净水器是房产商和购房者的最佳选择。即使在自来水可以生饮的西方发达国 家,为避免输送管网的二次污染,70%的家庭都安装了家用终端净水器。

想要做市政供水工程,欢迎访问:http://www.hainawater.com/domain-detail.php?ProId=1
分享 举报